涵养文明新风,重在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。近年来,巷道镇锚定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目标,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(所、站)为核心阵地,创新运用“政策宣讲、示范引领、积分激励”三维举措,纵深推进移风易俗工作,靶向整治乡村陈规陋习,让文明乡风如春风化雨浸润人心,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“文明动能”。
“政策宣讲”织密传播网,夯实改革根基。巷道镇打破传统宣传壁垒,构建“线上+线下”联动的移风易俗宣传矩阵,将其深度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。线上依托微信群精准推送殡葬法规、转发破除陋习的短视频,让政策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,实现家喻户晓;线下则盘活新时代文明实践站、文化广场、道德讲堂等阵地资源,常态化开展“党的理论+移风易俗”“文明新风我倡导”等主题宣讲,再辅以墙体彩绘、入户恳谈等接地气的方式,打造“一处阵地、多元功能、全民共享”的宣传格局,让移风易俗理念入脑入心。
“示范引领”激活新动能,凝聚参与合力。党员干部是移风易俗的“领头雁”,巷道镇抓住“关键少数”,推动党员干部带头培育文明新风、带头履行监管责任、带头普及易俗理念,主动签订《移风易俗承诺践诺书》,对“高额彩礼、薄养厚葬、炫富比阔、大操大办”等不良风气坚决说“不”。同时,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开展思想疏导,帮群众算清“人情账、经济账、精力账”,以“关键少数”的率先垂范,带动群众自发抵制陈规陋习,让村民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在文明新风中持续攀升。
“村规民约”搭建自治桥,涵养文明风尚。巷道镇充分释放村民自治效能,引导各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,将移风易俗要求明确写入其中,同时建强红白理事会、道德评议会、村民议事会、禁赌禁毒会“四会”组织,吸纳村干部、乡贤、热心群众组建共管队伍,实现“大家的事大家管”。在此基础上,创新推出以美德信用为核心的“积分兑换超市”模式,按照“村居发起、政府监督、社会参与”原则,村民参与移风易俗活动即可累积积分,凭积分兑换日用品,成功推动村民从“要我改”向“我要改”转变,营造出“人人讲文明、户户倡新风”的浓厚氛围。
下一步,巷道镇将持续深化移风易俗工作,在丰富宣传形式、健全长效监督机制、优化工作举措上再发力,以移风易俗之笔绘就社会文明新图景,让文明新风在巷道镇落地生根、结出硕果。